至某重大仪器专项研制设备将投产 年产值超10亿元
行业新闻发布时间:2023-02-10
2013年作为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装备开发专项立项的光纤力热复合测试仪开发利用项目于下月在紫金科创特区投入小批量制造,该装备的和全球复合材料工业发展1样投产将弥补我国在 3深 领域对温度、压力、应力/应变、声振动等多项物理参量监测的技术空白。记者今天从科创特区得悉,目前正在建设的1500平方米光纤传感中试基地未来将具有每一年800台整机产能,年产值超10亿元。
由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启动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装备开发专项重点支持具有市场推行前景的重大科学仪器装备开发。 直径数10米的水力发电水轮机组在运行时会产生强磁场和强噪音,环境风力可达10级,通常使用的电子传感监测仪器在这样的环境中根本没法工作。因此对发机电组取电碳刷、转子等温度及应力应变监测1直是国内的技术空白。 光纤传感技术究竟有多先进?负责项目产业化的南京昕天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绍俊向记者解释,光纤传感因其不受电磁干扰、宽环境适应性等特点能轻松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对低温真空的深空环境、暗黑湿润的深海环境、高温易爆的深地环境下的各种力热声磁等参量的监测,光纤传感技术更是不2之选。
2012年,浦口区与天津大学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国家 973计划 光纤传感首席科学家、天津大学教授刘铁根在紫金科创特区建立 天津大学 浦口光纤传感协同创新中心 ,通过打造光纤传感基地,实现光纤传感领域前沿的技术成果在浦口进行产业转化。 2013年10月刘铁根教授主持研发的光纤力热复合测试仪入选当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11976⑵002装备开发专项,取得1亿元项目经费扶持。 科创特区相干负责人告知记者,科创特区入驻企业南京昕天卫则负责项目产业化。
记者在紫金科创特区2期正在建设中的光纤传感中试基地看到,目前1500平方米超净间厂房正在进行空气过滤系统的安装。 天津大学主导的科研团队已完成技术研发、样机试制和工程化测试,今年由南京昕天卫在建立的中试基地进行小批量制造和产业化推行。 王绍俊介绍,基地投产后,天津大学科研团队将整体入驻在科创特区建立的天津大学 南京昕天卫光纤传感联合研究中心,针对光纤力热复合测试仪在航空、航天、石化、国防、电力等不同领域工程化组装,构成整机800台年产能,预计近3年销售额将达5.96亿元。据介绍,中试基地由超净间、表面贴装生产线、型式实验室、老化实验室和组装测试线共5部份组成,除进行产品生产组装外,还可为光纤传感上下游企业提供公共技术和产品测试服务,预计产业配套服务年产值近5亿元。
随着中试基地的建设,光纤传感的产业会聚正在逐渐构成。在协同创新中心,除昕天卫光电外,专注光纤传感技术开发的南京速耐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物联网农业信息化的江苏天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数10家产业上下游企业都已入驻科创特区。王绍俊流露, 作为南京321人材,刘铁根教授还担负国家光纤传感标准色调不柔和化委员会副主任。未来将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基础推动组建光纤传感产业同盟,制定光纤传感国家标准,申报打造光纤传感工程技术中心和产品检测检验中心等平台。